對大學/生涯規劃的一些雜談

Beatrice HU
Dec 24, 2021

--

這篇謝謝教發中心的邀稿,雖說是邀稿,但讀起來我希望會是以朋友角色告訴你們,我的近期真誠的「新想法」,也會提到過去參加過、也極推的「台大自主學習計畫」,及這學期後要投入的學士「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帶給我相對應的影響。

誰適合閱讀:

  1. 身處大學階段,卻在學業或實習間迷惘的人,並且有開放心態,樂於或擅長從別人的觀點當中,汲取所需資訊並規劃實踐的人
  2. 每天除了課業之外的活動超多,需要一個「對活動 say NO or say YES」的靈感的人
  3. 是台大生,單純想了解我是基於什麼情況下,選擇自主學習計畫以及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的同學

引言

▍我想把人放到脈絡中思考:給不知道還能如何往自己認定的目標方向前進的大學生兜兜轉轉也在大學待了三年半(卻還是大二🥲),我發現像我之前那樣單單推薦活動資源、學習資源,不一定對大學階段的同學是「有效(或是有用)」的訊息。原因是碎片化的推薦,往往不能直接對不同個體產生效用。如果真的要以使用者為中心思考,更好的推薦方式或許得把人「放在脈絡下思考」。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當你的朋友問到:「誒你台中人嘛,有沒有推薦的餐廳?」這時候你可能會想到這些/會直接問這位友人:我這個朋友是什麼類的人,包含他的用餐習慣(習慣時長、中式西式)、想避開的口味、預算,以及這次到台中的目的、會帶著誰去、和誰吃飯,是吃中餐還是晚餐、住哪一區等等。我的價值觀中,資源一直都沒有好壞之分的,只有「根據目的與限制做出取捨」以及「最適合這個階段的自己」的差別而已。甚至,不符目標、不適合自己,也不失為一條有趣的人生走法————因為我們還無法跑到未來,去評論現在接收到的結果是好是壞。所以這篇會以上述的「誰適合閱讀」這類群體(Persona?),給出我從經驗中歸納出來的想法,作為參考。這些想法絕對不是標準答案,也希望成為眾多觀點中,促成有機互動的觀點之一。

正文

我在香港讀大學的時候,常常覺得想做的事情好多。雖然明明知道應該要把優先級訂立出來,等到真的訂立出來、做出決定後,卻隱隱約約認為自己似乎太照感覺走了,或是單純依照別人做出的成果決定要做什麼事。特別是當他們的專案成果展示出來,看起來特別厲害的時候,當時的我便會傾向認為那些專案是現階段可行選項中價值最高的。

這種近似「單純希望自己變強、成為跟別人比起來最卓越的那個」的想法,並沒有好壞,而且值得開心的是:

我們這時已經認知到,自己是被允許流動的、也有能力流動的。(去讓自己適應不同的專案選擇)

也不難發現,這樣的想法有個前提存在 —— 自己不需要一開始就足夠強大,而是從試圖做些事情,改變現狀開始,再逐步修正成自己喜歡的方向,也同時修正開往那個方向的形式與節奏。

不過,這時候就算知道自己可以往哪幾個方向加深加廣,也容易遇到時間、經歷就是不夠用的窘境(可以很快 pick up 多項技能把事情搞定的人除外,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常常遇到這類型的人?),甚至會遇到不確定形式和節奏該如何拿捏的狀況。

該怎麼辦呢?

有次我和這學期專案組員們深聊的時候,發現已經開始在職場中打滾的 J 提及「人該強化強項,還是補足弱項?」這個問題,以及其回答的論述。忖度之際,發現這的問題正好可以作為我對生涯發展著力點的思考依據之ㄧ。

要先注重強項或弱項,取決於我希望將生活和自己實踐成什麼模樣。

如果今天「現階段」的我,希望在已知道路上的特定領域收割成就感、並擁有一定程度彈性下班後生活,那麼我能初步定義,強項弱項的根本,分別應是「決定報酬被創造的上限(不一定指金錢,也可能是情緒獎賞)」和「決定這個上限的穩定程度 or 加乘程度」。在我的例子中,則分別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研究能力、說故事的能力。

我會希望回答這個問題,意不在於最終產出一個自己的最強項與最弱項,接著挑一個專攻。而是為了搞定「如何透過好的著力方式,拉自己一把,往想要成為的自己前進」這個問題。

所以強項可以說是最直觀的施力點,而弱項看似名義上指自己能力上最弱的一塊,但實質上則是要挑選那個「最有可能牽制住自己發揮強項」的技術或能力。

舉個例子,如果諸葛亮的目標是成為實現他政治理想的掌舵者,那他的長處或許是他的卓絕智計,而短板是徒手 1 對 1 單挑。

我們並不會認為他該將精力花在磨練武力身上,而是他如何確保他的卓絕智計,在不同情況下能夠施展開來。比起切磋武藝,他更該考慮選擇增強自己的臨場反應能力、逃脫能力,或是能夠幫助他斡旋於眾多政治利害關係人的溝通能力,好讓他的智謀能夠更不受限地、更穩定地在不同時空下發揮出/來,並同時往他的目標前進。

延伸閱讀其他刊物的觀點: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7598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06458

雖然知道這件事情後,我還沒有實際用在面臨抉擇的情境當中。但透過回測,以及檢視這個當下直到畢業之前的待辦清單,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的價值:

像是 #台大自主學習計畫,給了我增強補漏的機會。我在 109–1 學期參加這個計畫,主軸是「從零開始,籌辦一個小規模卻又能做出差異化的 UI/UX 初學者工作坊」。採用這個主軸的出發點是:我從客觀的第三人回饋當中,發現自己在待人接物的細節處理、整體專案規劃上,還有進步的空間,再加上剛發現自己對使用者體驗設計領域(UI/UX)抱有熱忱,但初學知識還未有重點式的概觀。

想將 UI/UX 作為自己長處之一的情況下,我便想:既然甫識 UI/UX 的我,體驗到終替自己找到著力點的快樂,那為何不讓別人也體驗到這份怦然心動?如果要有重點式的概觀,那我為何不讓大家一起學?

可以經由分享方式利人利己,也就是:加強長處,外加補足會牽制我長處的缺漏,何樂不為?

PS 大家可以來自主學習計畫的新版網站玩玩,超美的!

直到今年 2021 年,我決定將幾項我認為可以在大學時期開發的長處,併作一件事情——#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讓我把傳統產業中的商業機會、人機互動、使用者介面與經驗設計,結合成我希望在大學畢業時擁有的銳利角度。

創新系(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不是創創學分學程)的好伙伴們!
關於什麼叫做銳利角度?可以參考我在這篇文底下詢問作者的問題:)

很慶幸當初有自主學習計畫的支援,讓我跨出第一步,也讓我帶著這個計畫結出的果實,繼續透過不同資源,往領域中的垂直(專業領域的深度)與水平維度(結合不同子領域的廣度)深耕。

聽了那麼多,再舉個反例:我 2019 年還待在香港,和一位好友參加了某銀行推出的金融創新比賽時,當時我便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強項與「真正該補足的漏洞」是什麼,甚至也不是我的興趣,卻矇眼就踩入那比賽了。

無論得名與否,這個選擇只提醒了我什麼是我的短板,卻沒辦法直接支撐我的強項,也無力支援我修補缺漏。這提醒了後來回台大復學的我:即使因為社團關係,有同學向我詢問參加投行競賽的意願,我仍然因為興趣、時間因素婉拒掉個機會。

從「強、弱項」的辨別,到參考自己當下手上有的牌、會牽扯到的人事物,並作出最終決斷,我發現這個篩選的輔助工具,確實能夠更好地讓我回頭看這種種的經歷,也讓我對未來的不安、焦慮感降低許多。以上,似乎再再印證了這個快篩方式,於抉擇當下能夠自洽如宜 —— 除了接下來我想提到的限制之外。

還是有例外的

(一)領域不同:原因很簡單,我雖然略窺過前後端的樣貌,但對於電腦科學領域,或是其他離軟體業更遠的領域,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

(二)還記得強弱項是取決於當事人現階段希望將生活實踐成什麼模樣嗎?

  • 如果今天是一個希望創造新事物、突破現有疆界,想要征服宇宙的人,那很有可能這個簡單暴力的框架,會讓他更難以完成自己的理想樣貌。
  • 另外,我常常提醒自己:人,是流動的
    - 現階段的念想、行為、成果,都僅止於現階段而已。或許當下合情合理地使用了這個框架做出選擇,未來很有可能會帶著完全不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對同樣的選擇做出評論。
    - 學習欣賞或瞭解為何當時的自己是那樣定義與詮釋自我,同時對自己能創造與現下有所出入的未來感到興奮,對我而言是非常幸福的體驗。
  • 對於大學之於自己的角色的想像,與文中預設的不同
    - 如果說,大學之於我的意義,是學習如何找到朋友、練習時間與精力規劃,那麼在人生的這個階段,不一定會需要這個偏職涯導向的「強項/弱項」框架。
    - 畢竟專案、活動就算不怎麼成功、就算自己沒那麼早開始耕耘職涯道路,還是有可能因為自己將重心放在特別的位子,而找到能豐富一輩子的好友或機緣的。
    - 很主觀的個人經驗,覺得生活當中有些安定的成分、驚喜的成分(去沒去過的領域探險),是好玩的!

(三)習慣更嚴謹思考應該如何下決策的人,應當有看過類似《系統思考》、《高勝算決策》等等類型的書。那麼,就將這個感覺過於簡化但在輔助時異常好用的工具當作我的特殊喜好吧XD

小結

給看了開頭就順利入座的朋友們:還沒有目標的時候不用慌張,可以嘗試著訂立目標,以整體目標取代目的地

當今天確認前提,並依著目標與機會成本的框架思考一輪後,還是難有方向感的話,可以試著先訂立出自己希望發展的強項,以及能夠支持上述強項的不足之處,優先捨棄掉兩者都無法滿足的事情。

當然,也有很多的例外和延伸思考,讓這個階段人所面臨的挑戰更複雜,也在某種程度上更顯有趣。

有興趣討論、想表達觀點的人(或是我有錯字,想提醒我的人)歡迎 留言站內信 我喔
站內信應該是圖標中最右邊,那個有鎖頭的 icon~

--

--

Beatrice HU

UX Research | NTU Transdisciplinary Degree Program 臺大創新系 | Former HK PolyU Supply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