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談|選擇成為更大的我

Beatrice HU
Sep 25, 2024

--

與「大學生」這個身份糾纏了許久後,我來到加拿大生活。這是我早在畢業前一年就申請到的打工簽證,想說把這至少一年的時間視作中繼站。我曾以為,當我在我「第二次」大二時確立了職涯方向,也幸運在那年悟到得以讓生活舒坦數倍的人生觀之後,生活就會順理成章地循著慣性運轉。殊不知,我還是抵不住「不想僅止於此」的感覺,索性依照累積好幾年的想望離開臺灣。

在這裡經歷了不同的驚喜,反而用力灌溉了原本就存在的那個不適感。說來奇怪,正因為諸多限制帶來的不適感,我居然似乎又更靠近我的核心了一些。

從奇特的學位畢業後,我仍在反覆咀嚼那段飽滿且混亂的日子,到底在我身上留下了什麼痕跡。對這學位愛而無奈的情緒,暫時吊勾住了我的反思,隨著日子風吹日曬雨淋,那些過於熟悉的體悟暫剩模糊不清的輪廓。

但也就因為我相信那些被腋藏著、沒被清晰定義的洞察,都會在之後的日子裡一次次出來提醒我。那我就留到以後讓它們再和新的事件匯合吧。

而如今在加拿大的生活也為我積攢了不少剛出爐的心得,我希望趁熱吃。

當初來到加拿大時,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打零工、簽證到期後回台灣重新找 UX 工作。同時,我也懷抱最好的希望,像是把作品集孵出來之後,找到 UX 實習、約聘甚至全職工作。

只可惜我現在還在和那「最壞的打算」交手,所以接下來的心得將圍繞我打零工的日子展開。

從簡單的事務中,重新認識那些待整理的內心角落

剛落地後的前幾個月,我同時在飲料店和撞球場前台工作。多數任務只需三、四次,甚至一、兩次練習便能上手。任務的簡單,反而為心智留下了空間,讓我捕捉到自我認知的微妙變化。

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過去做大大小小專案,其實很容易被「技能有沒有進步、知識有沒有增加」、「專案時程管理是不是控制得宜」或甚至「得到他人認可的滿足感」之類所掩蓋,因為那些更容易成為那類型專案的主軸、更容易成為被評估的項目,所以反而容易讓我忽略自我認知的改變。

  1. 不再為我服務的習慣,我終於得以漸漸調整它
    有一次飲料店裡只剩下我和另一位關係不錯的同事,我們一如往常般地閒聊。她提到,覺得我在與同事合作時太過操心。一陣討論之後,我將我的狀態解讀成:我會不自覺地用「檢查清單」的方式口頭確認別人是否出錯,但實際上還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引起防禦心態或打亂工作節奏。
    而這件事在我記憶裡,除了父母曾經提醒過我之外(當時我還太頑固,聽不進去),她大概是唯一坦誠告訴我的人,敲醒了我去看見自己也並不偏愛的習慣。
    我因此有了新的機會擴展視角,從「我與他人視作一體」的角度看待那些待辦事項 — — 我居然在之前大小專案中都沒能察覺到這點,真讓我驚訝 😂 (真的得珍惜那些願意對人誠實的朋友啊啊啊)。
  2. 平靜,可以走得更快也更好
    我偶然看到了一個 YouTube 影片,講解平靜與效率之間的關係(如果極排斥玄學,建議考慮不要點開),正好聯想到製作飲料時的經驗:只要一急躁,錯誤就馬上出現,例如忘記加料、搞混配方,甚至灑出茶水等等。這些細節讓我明白,過去我經常忽略「平靜」的價值,因為過去那些經驗中,焦躁並不會快速得化作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反饋回來,甚至我潛意識可以心安理得地誤認為:只要我越焦慮,就代表我幹越多事,也就越上進、越成功,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
    或許這是反直覺的東西往往很難清晰地辨認出來的原因?
  3. 我在能夠創造和嘗試最佳化工作流程的環境,才能發揮得最好
    經過兩、三個月每週在飲料店與撞球場間往返,才發現這兩份工作的差異很大程度凸顯了我對特定工作模式的偏好:我喜歡自己有掌握任務優先次序的選擇權、能建立與工作夥伴的正回饋循環,也偏好創造性的工作——至少我認知自己正在建立無法替代的價值,而不是去做那些能靠自動販賣機、自動洗球機、預約系統、繳費機也能完成,甚至能更完美的完成的事。
    另外,作為少數對 B2B 產品情有獨鍾的 UX 人,我也在第一線工作中體會到,一個好的工具真的能帶員工和企業上天堂,而不好的工具除了差點讓人神共憤之外,還會影響到對於多數企業都很看重的顧客回頭率。真的是差點就動手說服老闆由我來重建系統了,幸好多賺的錢不會流到我的口袋(啊不是)。
  4. 鬆開自我攻擊的拳頭
    那兩份工作(和做其他兩份遠端零工)以外,基本上我都在找工作的路上,或是討厭自己怎麼還在找工作的路上哈哈哈
    但在相對嚴峻的就業環境中,經歷了好幾個月「油門踩下去卻空轉」的生活,我才真正體會到前面提到的「擺脫慣性」它的後座力到底有多強。
    加上人際互動中的挫折,我後來決定重新拾起一直沒讀完的《非暴力溝通》(大感謝 DS5105 最後那堂課邀請阿德來演講的機會)。
    我才又意外發現那些強烈的內在攻擊與無力感,竟然能被非暴力溝通所鬆開、被接住 — — 讓我的內心得以在針鋒相對的張力之中,撐出讓我施力的空間。
    後來一想,實際讓我發生改變的,不是逼自己拋棄什麼事情才能換來的「權衡」,而僅僅是打開了「感受」與「未被滿足的需求」之間的閘門,去承認它們、允許它們流動。

想到這裡,我不小心笑了出來:這不正是 UX 所強調的「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嗎?隨著日子一天天被偷走,那些我曾經天天無處不用的觀念,原來會迅速蒙上灰塵。不過,

沒關係的,takeaways 和教訓或許暫時偽裝成它已超出搜尋範圍,但當我需要時,它們會再次浮現。

這是一個難得在我所有 Medium 文章當中,沒有明確觀眾輪廓便洋洋灑灑寫下的一篇,所以我猜測讀者應該都是純好奇我生活狀況的好友(嗎)

想到這邊,我原先預計想在文章最後以「後設」的角度看可以如何遇到這些發現的,但後來想想多數朋友可能不一定想要了解,二來其實好像沒有什麼捷徑,就是去紀錄它。簡單的事情重複行動,或許就是最強大的?

至於如何記錄 aka 把自己當成溝通對象,我想再次強推《非暴力溝通》(擔心),坊間也有很多工作坊協助導入理論到生活。或是等我朋友有推薦的方法,我再更新上來吧。

--

--

Beatrice HU

UX Research | NTU Transdisciplinary Degree Program 臺大創新系 | Former HK PolyU Supply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