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書評】德布西撞擊——在這本書裡暫時拋開你原本的腦袋

一位跨域跨好跨滿的教授,跟我們談談大學生之前、之中,與之後的大小事

Beatrice HU
7 min readAug 30, 2020

這本書由陳恒安所著。他在台灣修讀過環境科學系、待過生物研究所,在德國修讀科學史、生態與演化、醫學史,最後回台於成大歷史系服務。

今天,我想來點…

  • 對於新生來說,大學有什麼「雷」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想法賦予價值
  • 什麼樣的事情,我們應該多點勇氣、多些心思去實踐?
  • 歷史的「用處」?跳脫個人框架之外,其實讀歷史比我們想的還要厲害

關於選課(p. 44)

導航課程(類似於新生課程)若要求學生們 mapping 課程地圖,首先要想的不是「我該選什麼課」,而是去思考我需要「哪些種類的知識」以及「哪些類型的經驗」。

而且啊,繪製地圖的工作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動態、隨時調整的。可以多去想想不同的規劃方案可能帶來的綜效,也就是老師、該科目、同儕可能迸出的火花。(然而,根據學長姐所說的,其實很多課都是因為當初勇於嘗試的自己,事後才有機會體驗到那個課程的用處,不是每門課我們都可以事先知道,它在我們人生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想要釐清自己應當把大學當成職訓所比較多一些(可以參考侯智薰雷蒙三十系列,關於最好在大學學習畢業之後就很難自學的專業),或是把大學當作博雅學堂多一些(可以參考 Boison Chang 推薦的《優秀的綿羊》《沒有教室的未來大學》《為博雅教育辯護》),那不妨就把這些參考資料的心得,融入到我們的課程 mapping 吧~

分組報告(p. 52)

分組報告,其實就是包裝成團體合作的主動學習。

主動學習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某人做這件事不是為了單純應付外部提出的要求,而是找到可以帶來啟發的機會(類似「內在動機」的概念),尤其是「主體 — 社群 — 對象」,其中兩者的互動所帶來的機會

因為科目(對象)已經不再只是「我」(主體)而已了,不妨讓每次社群在主體與對象之間的持續交流,讓這種動態變異帶領我們更加認識自己是誰。

知識(p. 82)

除此之外呢,以上提到的選課、聽課啊、分組報告等等,這些過程都牽涉到了腦化(外顯)知識、體化(內顯)知識。

也就是當他人正在進行產出,提供資訊給我們時,我們可以仔細觀察這個人想要傳遞的專業知識(腦化知識),更可以學到其中隱含的體化知識,例如:他的言行舉止、回應問題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態度等等,一些比較難以用文字確切傳遞的「知識」。

歷史系的基本能力(p. 99)

學者常常透過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這三個關鍵步驟,構築研究的雛型。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如何判斷好/壞問題、如何提出好問題、搜集資料、辨別並分類資料、評價資料、表達與溝通能力、邏輯推論能力等等。

或許這就像作者講的,不啻是個對歷史負責的過程,更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指南呢~(對自己提問、對聽到的意見進行分類與評價、闡明現階段的自己該怎麼過生活……之類的 🤫)

認知發展(p. 104)

Perry 教授研究出大學生隊外在世界的認知了解有三個發展階段:一、二分法修訂階段;二、相對主義認知了解階段;三、致力獻身發展階段。接下來作者的經驗分享與觀點,我認為非常值得時時憶起、當作自身狀態的反映(Reflect):

「碰過學生,理智上接受歷史學對僵化二元的世界觀的批判反性,也願支持多元價值。但是,在生活世界中,他們還未能擺脫基於二架構所獲得的信念與影響,以致遲遲無法在價值相對的現實中自由行動。」

另外,在大學摸索了兩年的我,也很認同作者提到「不積極」的可惜之處,我認為「積極」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會減少一些後悔的時刻,或是增加自己磨練的機會(但如果你崇尚老莊思想的話,應該就不需要認同這個觀點了 )。

像是書中提到「積極主動」請教老師、與老師交流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一個成本很小,又可以藉由和老師的互動,得知歷屆學生的狀態(而老師也可以因此得到回饋)。

畢竟水準在正常以上的老師,是不會拒絕回答的。就算被拒絕也無傷大雅,不是嗎?或許他們真的有太多事情要處理。反之,如果夠幸運的話,這些互動還可以為我們未來的規劃帶來啟發!(不過還是要記住,無論老師是誰,所言所想都只是各種多元觀點的其中之一,真理不一定就在那)

演講的心得,至少要像這樣吧(p. 118)

強烈建議閱讀〈我也來交一份會議心得〉一份讀後感應當是需要經過相當程度的反芻的,很後悔半年前修了一門「臺灣發展關鍵議題」,僅是整理上課內容便交出心得。既然這麼多的人,跟我聽了同一場演講,那麼,我的心得又如何能產生價值呢?

要不是我的整理夠精緻、夠全面而且易懂,就必須是我結合了生活經歷、專業智識,以及演講內容。否則,我給不出一份能對讀者、對自己有價值的心得,就是少了一次給自己深度反芻與深度學習的機會。

五大觀點進行辯證(p. 136)

歷史學者為了在文獻回顧的過程中,會譜出知識地圖,而最重要地是同時找出地圖上的空隙,讓學者能經由更深入的研究再行調整。不過,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有挑戰性。

所以作者就提到了 Mandell、Malone 的建議——學者們的切入點可以參考這五大範疇:

一、因果關係:藉由故事型態敘述事件的因果。

二、變遷與連續:另一種比較好懂的說法就是差異(對比)與相同。

三、轉捩點:當變遷軌跡明顯的時候,轉折點就會被指認出來,更有甚者,稱作「革命」。

四、使用過去:懷當代意識,期待向歷史借鑑。

五、透過當時的人的眼睛去觀察那個時代。

讀到這,就有種「真是生活的反映啊~」之感,用第三人稱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事(是否我們認為的因果關係被自己給過度推論了?這件事情能不能為未來的我們作為學習的對象?)、用他人的角度去實踐同理心等等,以上何嘗不是檢視周遭人事物的方法之一呢?

「好了,或許我們大家先各自回頭想想,自己上一次是被什麼事情引發了好奇心?又答應接了什麼任務,最久的任務又堅持了多久?如果,沒有好奇心,沒有許諾,沒有堅持,只是不斷地忙忙忙,那我們的生活或許都得從零開始,從掃地再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節錄自陳恒安《德布西撞擊》
( PS 掃地意指大專院校大一的掃地必修。)

這本書德布西撞擊是我的表姐推薦的,大概是因為我一直以來被「職涯實作」導向的商業化思維僵固著,因此表姐便給我不同觀點的書讓我看看:到底大學是什麼、歷史這門學問不是我高中痛恨的那些考卷而已。

想讀這本書的原因,除了作者本身的經歷特別之外,也因為重新讀了大學,想說可以在開學前,優先從我又臭又長的書單撈這本書起來讀,就毫不猶豫地在零碎時間看完了。

畢竟是一本沒有負擔的口袋書,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看完。而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偏向一些台灣的文學作家,用字精彩,架構瞭然。我個人主觀地覺得有點像是作文,一篇篇短文就像睫毛一樣根根分明,可以從故事中,讀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

就我過往經驗而言,整本書對個人產生衝擊的點不多,作文感的風格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但談到和歷史有關的部分,對我來說倒是挺新鮮的。

從這位經驗豐富又尚在教育界的作者身上,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他總是勤勤懇懇地要同學們眼光放亮一點 🤣

我這篇 Medium 主要轉譯了對我有幫助的內容,也根據不同主題附加我的想法上去(但有一些好的點子還在保留在書中,沒有被我收錄到這篇喔)。希望這本書可以為高中畢業之後,大學畢業之前的我們,帶來激盪的機會,花少少的心力,去認識不同觀點,想必不是什麼壞事~

有興趣討論、想表達觀點的人(或是我有錯字,想提醒我的人~)歡迎留言或站內信我。

站內信應該是圖標中最右邊,有鎖頭的 icon(不過我也沒用過哈哈)

--

--

Beatrice HU

UX Research | NTU Transdisciplinary Degree Program 臺大創新系 | Former HK PolyU Supply Chain